過年期間用了很多時間看書,因為我對於散文的興趣遠大於小說,加上以前一直覺得自己對於那些散文大家沒有好好認識、讀過,便刻意借了九歌出版的散文精選集來讀,像是蔣勳、周芬伶、張曉風等等。

蔣勳我之前介紹過了,他關於生活美學的散文因為對象是一般大眾,寫的很平易口語,但他其他的散文卻不然,陳義芝讚為:「常民生活的細膩體貼,養護他一顆敏感溫熱的心,使他能自在地行走在繁華與廢墟的變遷裡,而不虞元氣消散......蔣勳的散文,但有悲情而無憤意,也因慧智,一些沒要緊的話在他口中說出來,竟變得十分要緊了。」周芬伶是政大中文系畢業的學姊,所以讀到某些描寫校園的片段,總覺得格外親切,我很喜歡她的寫作風格,天真、明朗而熱情。

下面這篇文章是張曉風知名的文章之一「只因為年輕啊」,她執筆寫這篇文章時已四十四歲,和青春活潑的年紀有很長一段距離了,她用過來人的眼光檢視年輕學子 (她是陽明大學的教授 ),不禁感嘆:「只因為年輕啊!」

我初讀這篇文章只覺心頭一震,她寫的太過真實、一針見血了,不免有相見恨晚之感。尤其是這篇文章的第六部份「浪擲」,寫到因為生命過於美好,所以無論我們怎麼過都覺得浪擲。我以前也常感嘆時光流逝,她的觀點提供了出口,讓過去的惆悵變得雲淡風輕了。也許真的要等到我們都蒼老了,有一天會自嘲:現在的感嘆都是無謂的甚至可笑的吧?

我不曾將別人的文章全部轉載貼上來,畢竟在電腦螢幕上讀長篇文章是件很累人的事,但因感觸太深,希望與大家分享,有空請務必耐心讀完喔!:)

──僅將此篇獻給曾和我一樣感嘆時光流逝之人


 




⒈愛——恨

    小說課上,正講著小說,我停下來發問:「愛的反面是什麼!」
   「恨!」
    大約因為對答案很有把握,他們回答得很快而且大聲,神情明亮愉悅,此刻如果教室外面走過一個不懂中國話的老外,隨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們唱歌般快樂的聲音竟在說一個「恨」字。

    我環顧教室,心裡浩歎,只因為年輕啊,只因為太年輕啊,我放下書,說:「這樣說吧,譬如說你現在正談戀愛,然後呢?就分手了,過了五十年,你七十歲了,有一天,黃昏散步,冤家路窄,你們又碰到一起了,這時候,對方定定的看著你,說:
    『XXX,我恨你!』
    如果情節是這樣的,那麼,你應該慶幸,居然被別人痛恨了半個世紀,恨也是一種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簡單,怕就怕在當時你走過去說:
    「XXX,還認得我嗎?』
    對方愣愣的呆望著你說:
    『啊,有點面熟,你貴姓?」
    全班學生都笑起來,大概想像中那場面太滑稽太尷尬吧?
    「所以說,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罷的學生能聽得進結論嗎?——只因為太年輕啊,愛和恨是那麼容易說得清楚的一個字嗎?

---

⒉受創

      來採訪的學生在客廳沙發上坐成一排,其中一個發問道:
     「讀你的作品,發現你的情感很細緻,並且說是在關懷,但是關懷就容易受傷,對不對?那怎麼辦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輕的額,多年輕的頰啊,有些問題,如果要問,就該去問歲月,問我,我能回答什麼呢?但她的明眸定定的望著我,我忽然笑起來,幾乎有點促狹的口氣。

    「受傷,這種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個完完整整不受傷的自己做什麼用呢?你非要把你自己保衛得好好的不可嗎?」

    她驚訝的望著我,一時也答不上話。

    人生世上,一顆心從擦傷、灼傷、凍傷、撞傷、壓傷、扭傷,乃至到內傷,那能一點傷害都不受呢?如果關懷和愛就必須包括受傷,那麼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同於世人的,豈不正在那雙釘痕宛在的受傷手掌嗎?

    小女孩啊,只因年輕,只因一身光燦晶潤的肌膚太完整,你就捨不得碰碰撞撞就害怕受創嗎!

---

⒊經濟學的旁聽生

    「什麼是經濟學呢?」他站在講台上,戴眼鏡,灰西裝,聲音平靜,典型的中年學者。

    台下坐的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而我,是置身在這二百人大教室裡偷偷旁聽的一個。

    從一開學我就昂奮起來,因為在課表上看見要開一門《社會科學概論》的課程,包括四位教授來設「政治」「法律」「經濟」「人類學」四個講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學生,去聽一門門對我而言嶄新的知識,那份喜悅真是掩不住藏不嚴,一個人坐在研究室裡都忍不住要輕輕的笑起來。

    「經濟學就是把『有限資源』做『最適當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台下的學生沙沙的抄著筆記。

    「經濟學為什麼發生呢?因為資源『稀少』,不單物質『稀少』,時間也『稀少』,——而『稀少』又是為什麼?因為,相對於『慾望』,一切就顯得『稀少』了……」
       原來是想在四門課裡跳過經濟學不聽的,因為覺得討論物質的東西大概無甚可觀,沒想到一走進教室來竟聽到這一番解釋。

      「你以為什麼是經濟學呢?一個學生要考試,時間不夠了,書該怎麼念,這就叫經濟學啊!」

   我愣在那裡反覆想著他那句「為什麼有經濟學——因為稀少——為什麼稀少,因為慾望」而麻顫驚動,如同山間頑崖愚壁偶聞大師說法,不免震動到石骨土髓格格作響的程度。原來整場生命也可作經濟學來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卻在於那顆永遠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躍動、有所未足的心,為什麼是這樣的呢?為什麼竟是這樣的呢?我癡坐著,任淚下如麻不敢去動它,不敢讓身旁年輕的助教看到,不敢讓大一年輕的孩子看到。奇怪,為什麼他們都不流淚呢?只因為年輕嗎?因年輕就看不出生命如果像戲,也只能像一場短短的獨幕劇嗎?「朝如青絲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朝一暮間又何嘗真有少年與壯年之分?「急把盞,夜闌燈滅」,匆匆如赴一場喧嘩夜宴的人生,又豈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別?然而他們不悲傷,他們在低頭記筆記。聽經濟學聽到哭起來,這話如果是別人講給我聽,我大概會大笑,笑人家的濫情,可是……。

    「所以,」經濟學教授又說話了,「有位文學家卡萊亞這樣形容:經濟學是門『憂鬱的科學』……」

    我疑惑起來,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來說法的長者,還是以無心來渡脫的異人?至於滿堂的學生正襟危坐是因歲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淺溪,所以才凝然無動嗎?為什麼五月山桅子的香馥裡,獨獨旁聽經濟學的我為這被一語道破的短促而多欲的一生而又驚又痛淚如雨下呢?

---

⒋如果作者是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詩選的課上,我把句子寫在黑板上,問學生:

    「這句子寫得好不好?」

    「好!」

    他們的聲音聽起來像真心的,大概在強說愁的年齡,很容易被這樣工整、俏皮而又悵惘的句子所感動吧?

    「這是詩句,寫得比較文雅,其實有一首新疆民謠,意思也跟它差不多,卻比較通俗,你們知道那歌辭是怎麼說的?」

    他們反應靈敏,立刻爭先恐後的叫出來:

    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
    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的開。
    美麗小鳥飛去不回頭,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那性格活潑的乾脆就唱起來了。

    「這兩種句子從感性上來說,都是好句子,但從邏輯上來看,卻有不合理的地方——當然,文學表現不一定要合邏輯,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們看得出來問題在哪裡?」

    他們面面相覷,又認真的反覆念誦句子,卻沒有一個人答得上來。我等著他們,等滿堂紅潤而聰明的臉,卻終於放棄了,只因太年輕啊,有些悲涼是不容易覺察的。

    「你知道為什麼說『花相似』嗎?是因為陌生,因為我們不懂花,正好像一百年前,我們中國是很少看到外國人,所以在我們看起來,他們全是一個樣子,而現在呢,我們看多了,才知道洋人和洋人大有差別,就算都是美國人,有的人也有本領一眼看出住紐約、舊金山和南方小城的不同。我們看去年的花和今年的花一樣,是因為我們不是花,不曾去認識花,體察花,如果我們不是人,是花,我們會說:

    『看啊,校園裡每一年都有全新的新鮮人的面孔,可是我們花卻一年老似一年了。』

    同樣的,新疆歌謠裡的小鳥雖一去不回,太陽和花其實也是一去不回的,太陽有知,太陽也要說:

    『我們今天早晨升起來的時候,已經比昨天疲軟蒼老了,奇怪,人類卻一代一代永遠有年輕的面孔……』

   我們是人,所以感覺到人事的滄桑變化,其實,人世間何物沒有生老病死,只因我們是人,說起話來就只能看到人的痛,你們猜,那句詩的作者如果是花,花會怎麼寫呢?」

    「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他們齊聲回答。

    他們其實並不笨,不,他們甚至可以說是聰明,可是,剛才他們為什麼全不懂呢?只因為年輕,只因為對宇宙間生命共有的枯榮代謝的悲傷有所不知啊!

---

⒌高倍數顯微鏡

        他是一個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國人,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退休了。

       「小時候,父親是醫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邊,他說:『孩子,你過來,這是哪一塊骨頭?』我就立刻說出名字來……」

       我喜歡聽老年人說自己幼小時候的事,人到老年還不能忘的記憶,大約有點像太湖底下撈起的石頭,是洗淨塵泥後的硬瘦剔透,上面附著一生歲月所沖積洗刷出的浪痕。
       這人大概注定要當生物學家的。

       「少年時候,喜歡看顯微鏡,因為那裡面有一片神奇隱密的世界,但是看到最細微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心裡不免想,趕快做出高倍數的新式顯微鏡吧,讓我看得更清楚,讓我對細枝未節瞭解得更透澈,這樣,我就會對生命的原質明白得更多,我的疑難就會消失……」「後來呢?」

    「後來,果然顯微鏡愈做愈好,我們能看清楚的東西,愈來愈多,可是……」

    「可是什麼?」

      「可是我並沒有成為我自己所預期的『更明白生命真相的人』,糟糕的是比以前更不明白了,以前的顯微倍數不夠,有些東西根本沒發現,所以不知道那裡隱藏了另一段秘密,但現在,我看得愈細,知道的愈多,愈不明白了,原來在奧秘的後面還連著另一串奧秘……」
 
      我看著他清癯漸消的頰和清灼明亮的眼睛,知道他是終於「認了」,半世紀以前,那意氣風發的少年以為只要一架高倍數的顯微鏡,生命的秘密便迎刃可解,什麼使他敢生出那番狂想呢?只因為年輕吧?只因為年輕吧?而退休後,在校園的行道樹下看花開花謝的他終於低眉而笑,以近乎撒賴的口氣說:

      「沒有辦法啊,高倍數的顯微鏡也沒有辦法啊,在你想盡辦法以為可以看到更多東西的時候,生命總還留下一段奧秘,是你想不通猜不透的……」

---

⒍浪擲

    開學的時候,我要他們把自己形容一下,因為我是他們的導師,想多知道他們一點。

    大一的孩子,新從成功嶺下來,從某一點上看來,也只像高四罷了,他們倒是很合作,一個一個把自己盡其所能的描述了一番。

    等他們說完了,我忽然覺得驚訝不可置信,他們中間照我來看分成兩類,有一類說「我從前愛玩,不太用功,從現在起,我想要好好讀點書」,另一類說:「我從前就只知道讀書,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參加些社團,或者去郊遊。」

    奇怪的是,兩者都有輕微的追悔和遺憾。

    我於是想起一段三十多年前的舊事,那時流行一首電影插曲(大約是叫《漁光曲》吧),阿姨舅舅都熱心播唱,我雖小,聽到「月兒彎彎照九州」覺得是可以同意的,卻對其中另一句大為疑惑。

    「舅舅,為什麼要唱『小妹妹青春水裡流(或「丟」?不記得了)』呢?」

    「因為她是漁家女嘛,漁家女打魚不能上學,當然就浪費青春啦!」

    我當時只知道自己心裡立刻不服氣起來,但因年紀太小,不會說理由,不知怎麼吵,只好不說話,但心中那股不服倒也可怕,可以埋藏三十多年。

   等讀中學聽到「春色惱人」,又不死心的去問,春天這麼好,為什麼反而好到令人生惱,別人也答不上來,那討厭的甚至眨眨狎邪的眼光,暗示春天給人的惱和「性」有關。但事情一定不是這樣的,一定另有一個道理,那道理我隱約知道,卻說不出來。

    更大以後,讀《浮士德》,那些埋藏許久的問句都匯攏過來,我隱隱知道那裡有番解釋了。

   年老的浮士德,坐對滿屋子自己做了一生的學問,在典籍冊頁的陰影中他乍乍瞥見窗外的四月,歌聲傳來,是慶祝復活節的喧嘩隊伍。那一霎間,他懊悔了,他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拋擲了,他以為只要再讓他年輕一次,一切都會改觀。中國元雜劇裡老旦上場照例都要說一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說得淡然而確定,也不知看戲的人驚不驚動),而浮士德卻以靈魂押注,換來第二度的少年以及因少年才「可能擁有的種種可能」。可憐的浮士德,學究天人,卻不知道生命是一樁太好的東西,好到你無論選擇什麼方式度過,都像是一種浪費。

    生命有如一枚神話世界裡的珍珠,出於砂礫,歸於砂礫,晶光瑩潤的只是中間這一段短短的幻象啊!然而,使我們顛之倒之甘之苦之的不正是這短短的一段嗎?珍珠和生命還有另一個類同之處,那就是你傾家蕩產去買一粒珍珠是可以的,但反過來你要拿珍珠換衣換食卻是荒謬的,就連鑲成珠墜掛在美人胸前也是無奈的,無非使兩者合作一場「慢動作的人老珠黃」罷了。珍珠只是它圓燦含彩的自己,你只能束手無策的看著它,你只能歡喜或喟然——因為你及時趕上了它出於砂礫且必然還原為砂礫之間的這一段燦然。

    而浮士德不知道——或者執意不知道,他要的是另一次「可能」,像一個不知是由於技術不好或是運氣不好的賭徒,總以為只要再讓他玩一盤,他準能翻本。三十多年前想跟舅舅辯的一句話我現在終於懂得該怎麼說了,打漁的女子如果算是浪擲青春的話,挑柴的女子豈不也是嗎?讀書的名義雖好聽,而令人眼目為之昏耗,脊骨為之佝僂,還不該算是青春的虛擲嗎?此外,一場刻骨的愛情就不算煙雲過眼嗎?一番功名利祿就不算滾滾塵埃嗎?不是啊,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浪擲,回頭一看,都要生悔。

   「春色惱人」那句話現在也懂了,世上的事最不怕的應該就是「兵來有將可擋,水來以土能掩」,只要有對策就不怕對方出招。怕就怕在一個人正小小心心的和現實生活斗陣,打成平手之際,忽然陣外冒出一個叫宇宙大化的對手,他斜裡殺出一記叫「春天」的絕招,身為人類的我們真是措手不及。對著排天倒海而來的桃紅柳綠,對著蝕骨的花香,奪魂的陽光,生命的豪奢絕艷怎能不令我們張皇無措,當此之際,真是不做什麼既要懊悔——做了什麼也要懊悔。春色之叫人氣惱跺腳,就是氣在我們無招以對啊!

   回頭來想我導師班上的學生,聰明穎悟,卻不免一半為自己的用功後悔,一半為自己的愛玩後悔——只因太年輕啊,只因年輕啊,以為只要換一個方式,一切就扭轉過來而無憾了。孩子們,不是啊,真的不是這樣的!生命太完美,青春太完美,甚至連一場匆匆的春天都太完美,完美到像喜慶節日裡一個孩子手上的氣球,飛了會哭,破了會哭,就連一日日空癟下去也是要令人哀哭的啊!

    所以,年輕的孩子,連這個簡單的道理你難道也看不出來嗎?生命是一個大債主,我們怎麼混都是他的積欠戶,既然如此,乾脆寬下心來,來個「債多不愁」吧!既然青春是一場「無論做什麼都覺是浪擲」的憾意,何不反過來想想,那麼,也幾乎等於「無論誠懇的做了什麼都不必言悔」,因為你或讀書或玩,或作戰,或打漁,恰恰好就是另一個人歎氣說他遺憾沒做成的。

    ——然而,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的嗎?在生命的面前我可以大發職業病做一個把別人都看作孩子的教師嗎?抑或我仍然只是一個大年輕的蒙童,一個不信不服欲有辯而又語焉不詳的蒙童呢?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想到要自己做一張月曆桌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啊!( 嘆 )



因為我今天學校沒課,所以比別人早一天放寒假。話說政大真是超晚才放假,很多大學早已放假,政大的學生還在跟期末考奮戰,不僅如此,政大還放了兩天所謂「溫書假」的東西,部分同學卻還要在這兩天去學校考試,像我在第二天溫書假就必須去四維堂考通識的「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這門課的期末考時間竟長達四小時,考試時間拉這麼長不是沒道理的,那份考卷我花了兩個半小時才寫完,寫到手快斷掉。所以,我們由此可以推知溫書假的作用在於: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為的就是花一天的時間準備和應付那些超難寫的期末試題。這......這.......還有天理嗎?

終於熬過漫長的期末考之後,今天我終於有自己的時間可以發揮,一時興起,便花一個上午的時間做一張月曆桌布。去年,雪羽姐有做整年份的月曆供大家下載,只是型態上比較適合印出來當作桌曆用。今年我換個花樣,做電腦桌布。

無奈我的 PhotoImpact 功力太爛,又加上是第一次嘗試, PhotoImpact 裡面的很多功能都不熟,常常找不到或根本不知道要去哪裡按才會有我想要的效果,弄了一個上午終於做出很陽春的桌布。嗯?你說我不是有去上計算機中心的電腦課嗎?怎麼還不上手?是啊,我的確去上課過,一共四堂,一堂三小時專門教PhotoImpact。可是,像PhotoImpact這種專門軟體,如果要學到很熟悉操作我想至少需要十堂課吧? (雖然老師說比起 Photoshop , PhotoImpact簡單到小學生也會 ) 不過,上課過還是有差別,還沒上過課之前,我們家雖然有這個軟體,但我只用來修改圖片大小和明亮度,除此之外,根本不敢開軟體來用,看到裡面密密麻麻的功能表會讓我很頭痛。上完課後,至少不會那麼害怕碰PhotoImpact了,自己無聊時候玩玩、做張圖也是種樂趣。說到這,我實在不得佩服投身製圖工作的人。有時上日本BJ同人網逛逛,發現很多日本BJ迷很會用電腦繪圖,讓我羨慕得不得了,若對某種動漫有高度愛好又要有所發展,電腦繪圖大概是必備的基本技能吧?

妹妹是學廣告設計的,她的繪圖、製圖功力自然而然比我高明上許多。果然還是要輪到自己親自做一次,才能明瞭她所學的困難之處。像是圖學、設計圖法......等等都要從最基本學起,遇到理論還要背起來,唯有理論基礎加上實際操作才能將功力層層加深。像我這種完全沒受過專業知識訓練的人,做圖時就只靠美感經驗啦!不斷測試後看順眼的那個就對了,不過這樣的結果就是需要花上很多時間,像這一次就花去了一個上午,我真的懷疑自己不只「手殘」,還是「腦殘」。

因為農曆年快到了,我選用棗紅色當背景,比較有過年的味道。月曆的部份,原本想打上節日和標示放假,可是好像太亂便作罷。日本過的是新曆年,跟台灣農曆年不一樣,但因為我的私心,還是打上了「謹賀新年」的字樣。

如果各位不嫌棄的話,這張桌布我放在相簿裡,請盡管拿去用吧!( 羞 ) 如果有任何建議或要吐槽的,別忘記留言告訴我,這樣我才能改進啊! ( 揮帕 )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越讀者》的啟發與震撼既深且遠。

我記不太得我是怎麼知道這本書的,只知道它在圖書館很搶手、排隊要等一段時間。《越讀者》會如此搶手不是沒有原因,自從我開始讀之後便愛不釋手,下課讀、通勤時也讀,還因為健忘而不小心將它遺留在教室座位下,隔天匆匆忙忙趕去百年樓教室,幸好還沒被別人拿走,否則我就得賠一本新的給圖書館了。

《越讀者》的封面標題底下寫了一行註腳很耐人尋味:「沒有越界,不成閱讀,尤其在網路時代」。作者郝明義先生在2001年創立「Net and Books」出版社,現為該出版社的發行人,因此,我原本以為這本書要談「閱讀」在網路出現之後的改變以及在網路上的閱讀生態,不過這本書重點不僅於此,還談了一些閱讀該注意的事項、他對書籍做的分類,也解答了一些問題和迷思,像是「無辜的網路」、「為什麼不必是文字與書」、「為什麼要讀哲學」...... 等等,我想,對於閱讀有點熱情的人應該都會同意這本書是很好的指南。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功力還不夠深厚,並不是很懂得裡面的某些章節所要表達的意思。為這本書畫插畫的張妙如小姐做了個比喻:「有點像是一個武林高手,寫了一本練功秘笈,雖然越到後面越覺得精深難隨,可是你知道,一旦練成了,受益無窮。」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感覺差不多也是如此。

一直以來,我認為自己還算是個愛看書的人,可是讀了這本書以後才發現自己在「閱讀」這方面簡直像個剛學步的嬰兒,沒有辦法向郝明義先生說的「在知識的密林裡開出一條路,當然也沒有如胡適所說:「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基本上,我讀的課外書沒什麼很專一的方向,讀完書之後,頂多寫寫書評、讀後感或和類似的書籍作比較,離作者所說的理想境界還差的遠。當然我能阿 Q一點,實際上,我一個月的閱讀量比起其他人已經好很多了,但是,我既然平時願意抽一些時間出來閱讀,就應該拿書中的理想當作努力的方向。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發,尤其是書中的兩張圖大大震撼了我:


就是這兩張圖讓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啊!





這兩張圖是什麼?以下節錄書中的說明文字:

一個理想的過程是:小學,建立充分的識字能力與自己閱讀的基本能力;中學,開始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然後由其中發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決定進大學攻讀相關的科系;進了大學,主修科系是建一條專門的閱讀門徑,選修及旁聽則建立間接但輔助的廣博;大學後教育,或出了社會後的自修教育,則沿著已經開好的途徑繼續往前開拓,還會隨機遭遇到一些意外的奇花異草,讓自己左右逢源,另闢蹊徑。

這個路程,畫一個圖,像是圖1。

但是台灣,中學生因為受到考試教育的影響,少了隨意而廣泛的閱讀探索。讀書的中心在教科書與參考書上,所以中學階段的閱讀成的一條相當單調的直線。到大學,應該是集中方向攻讀的時候,反而開始鬆懈的閱讀,容易沒有方向,像是圖2。


讀到這段文字,我忍不住想起偉大的教育部長們,感謝他們,台灣學生的閱讀曲線跟圖 2是很相近的。再則,我也感到非常慚愧,如果我幫自己畫一條從小到大的閱讀曲線,大概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記得我小時後便被媽媽灌輸「閱讀很重要」的觀念,自國小開始訂閱國語日報的兒童週刊,國中改讀兩份雜誌 ( 一份是幼獅少年,另一份的名字我忘了 ) ,現在讀的是「小作家」雜誌 ( 「小作家」的程度對我來說太淺,不過因為之前有優惠,訂一年份就送半年份,所以至今雜誌的期限還未結束 ) ,至於課外閱讀,不只讀的少,種類也雜七雜八。大概要一直等到我讀高二時,閱讀量增加,也有了大致方向;上大學之後,還是挑自己有興趣的來讀,郝明義先生說「
主修科系是建一條專門的閱讀門徑」,但反觀我現在讀的課外書,大部分都跟中文系沒有關係 。  

文概的廖棟樑老師曾和我們說:「讀中文系的學生書櫃上少不了該有的經典,或許從一本「詩經」開始買,「山海經」接著「楚辭」( 可以買屈原的 )、「漢賦」也該有所涉獵,不然至少買本「昭明文選」吧!你若喜愛的宋朝文人如蘇東坡,就買他的詞選、文選,唐代亦同。這些眾多的經典選你有興趣的買,每個時代、文體依序著買,總之,中文系學生的書櫃上是不該只有隨意添購的小說、散文。」進中文系不過幾個月,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有了什麼了不起的情懷,但至少應該有身為中文系人的體悟,而「買書」只是基本的。

《越讀者》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許書裡提到的境界不容易達到,但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努力,因為閱讀是如此美好。


除了愛情,
沒有任何事情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
遲來的開始也可以如此美好

 即使愛情,
也沒法像閱讀這樣讓我們覺得,
越界之舉,可以如此新奇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想就「腦內啡」和電影版「超人類」及OVA2「送葬遊戲」的內容做結合寫一篇文,不過上網找不到合適有關於「腦內啡」的資料,於是把最近看的一本書「死亡的臉」也一起寫一寫,因為這本書裡頭有大略提到「腦內啡」的運轉機制,努蘭醫師將之比喻做「體內的睡夢之神」。

「死亡的臉」是努蘭醫師1995年的舊作品,主要探討人體老化的過程和原因,內容雖不如「肉體年限」解釋的詳細,但有許多有趣的篇章,而且十分貼近生活,讓人讀起來一點也不會乏味,又極富知識性。讀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好像回到了高中上生命科學課,除了複習以前學過的,還能更深入了解各種將人類帶向死亡的病症的漸近過程。

死亡的臉英文書名為「How We Die」,實際上比較像是介紹人類的主要死因,諸如心臟病、癌症、意外、自殺等等,藉由了解人體無可避免的老化過程,而減少對死亡的恐懼,甚至選擇離開人世的方式。

書中讓我很震撼的一點是努蘭醫師提到「善終,是一種神話」,他以美國為例,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在醫院死亡──這正是為何大部分的人無法善終的原因──現代醫師面對可能沒有希望的患者通常不會放棄治療,為了醫師自身的尊嚴、自信,或者只是「解謎」的渴望而繼續奮鬥著,往往忽略病人也許希望平靜地死亡,不希望無謂的治療減損最後一段生命的品質。「有大約百分之八十的人在醫院死亡」也反映了一項事實:我們創造出一種現代的死法,現代的死法發生於醫院之內,在此處死亡可以藏身,自然的腐敗得以潔淨,然後再用現代的葬禮來包裝。「隱藏死亡」變成一種趨勢,結果病人從人群中被分離出來,進入「包裝」起來的密室﹝即醫院﹞,象徵我們社會對死亡的自然性和必要性的否認。

在書中大部分的死亡情形我們大概都不陌生,比較特別的應屬「謀殺與安寧」一章中努蘭醫師談到「腦內啡」如何平撫瀕死前可能遭遇的巨痛和恐懼,取而代之的是理性、溫暖、舒適。

這種不可思議的作用就好像變魔術一樣神奇,也讓我立刻聯想到OVA2「送葬遊戲」裡的劇情,影片末段中黑傑克被組織份子注射高劑量的嗎啡﹝印象中是如此,有錯請指正﹞而在死前產生幻覺和飄飄然的欣快感,這種感覺和「腦內啡」作用的結果有點類似﹝腦內啡即體內產生的嗎啡﹞。我第一次看到時曾想過:在面臨死亡時可以毫無痛苦算是幸運的了,如果可以選擇死亡的方式,那麼組織份子的確替黑傑克挑了一種最舒適的方式。但問題是黑傑克實在太年輕,這麼死去太可惜了吧?最後,黑傑克當然不負眾望﹝?﹞地靠意志力戰勝死神,沒有屈服於邪惡的勢力之下,反而有個還不錯的結局。另外,電影版「超人類」裡那些運動員之所以能夠破紀錄,是因實驗品「endorph.R」,會刺激腦內啡的分泌使人擁有強大的力量。

一般人平時可由吃甜食或冥想等等方法產生極微量的腦內啡而有幸福的感覺,但必須有某種程度的創傷才可能使腦內啡在面臨死前的巨痛時發揮強大的作用。以下節錄書中舉的例子,大概就能明白「腦內啡」迷藥般的魔力:

醫療教士和探險家大衛‧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在1884年2月,當時他三十歲,有一天他正試圖趕走攻擊教會人士的一頭獅子時,這隻受傷的野獸轉而襲擊他。暴怒的獅子用力咬住他的左上臂,將他高高舉起,猛烈地搖晃,將他的臂骨扯裂,造成十一處血肉模糊的裂傷。

後來他在自傳中回憶事發經過和那種難以形容的平安:「牠在我的耳畔發出恐怖的咆嘯,好像獵犬抓住老鼠斑猛力搖晃著我 ...... 我彷彿置身夢中,既未感到疼痛,也不會驚惶,我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像是病人在氯仿的局部麻醉之下,可以看到手術的進行,卻不會感覺手術刀帶來的疼痛。這情況非比尋常,絕不是我自己能做到的 ...... 也許所有的動物被其他動物吞食都是這樣。果真如此,那真是仁慈的造物主所賜的恩典,為要減輕我們死亡時的痛苦。」


「死亡的臉」這本書一開始不太容易讀,雖然努蘭醫師盡力做到淺顯易懂,但是一次吸收太多還是讓人頭昏腦脹,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讀完整本書覺得收穫很多,果然大師級的作品就是不一樣。最後,我想以努蘭醫師對人之於「死亡」微妙的情感的生動描述作為結尾。死亡是人類最大也是最終極的恐懼,但透過努蘭的眼睛,死亡變得清晰;經由此書,你可以對死亡更加無懼:

對大部分的人而言,死亡仍是不可說的秘密,對它既愛又怕。我們無可抗拒地被這個最懼怕、最焦慮的事情所吸引。我們被招惹危險的原始快感所吸引。蛾與火,人與死──中間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的。

我們現在不但能否認死亡的力量,甚至能否認大自然本身的力量。我們在大自然面前掩面,但仍將手指分開一點點,因為我們心中有某種東西,使我們無法不去窺視死亡之貌。


-----------------------------
延伸閱讀:
器官神話 / 許爾文‧努蘭著 / 時報文化出版
生命的臉 / 許爾文‧努蘭著 / 時報文化出版
蛇杖的傳人/ 許爾文‧努蘭著 / 時報文化出版
肉體年限 / John Medina 著 / 閱讀地球出版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住院醫師夜未眠》

作者:邁可‧柯林斯
譯者:楊慧莉、蘇偉儀
出版社:天下文化

我第一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是在天使的老公部落格的文章裡,他曾提到「住院醫師夜未眠」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之一。看到他的介紹後我查了一下網路,很可惜,在離我家最近的圖書館並沒有這本書。但不打緊,根據經驗只要耐心等候,通常能夠等到圖書館把該書籍進到館內,果然近幾個禮拜就發現到它出現在新書的書櫃上囉!

天下文化有出版需多類似的書籍,如果要說這本書有什麼特別之處,大概是作者邁可‧柯林斯﹝Michael J. Collins﹞並非從小從醫,而是半路出家,以前還曾經當過計程車司機、建築工人等等。他念醫學院時,晚上都在貨車碼頭工作,因此不論是研究或寫報告方面都缺乏經驗,而且沒有接觸過骨科的他在全國頂尖的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骨科擔任住院醫師時可說吃足了苦頭。骨科的專業術語他一竅不通,一方面深深害怕露出馬腳而被人譏笑,一方面努力急起直追以趕上大家的程度。若在梅約的外科醫師養成過程對其他人都十分艱苦,那對柯林斯而言,無疑又更「魔鬼」、更難熬了。

超長的工作時數讓他疲憊不堪,回家之後只想好好睡一覺,但更多的時候只能得到兩三個小時的睡眠,後來突然想起該死的麻藥巡房,只好急急趕回醫院。在醫院值班時,如果不幸事情特別多,連續工作36、48小時也是常常發生的事,他曾以為自己哪天不小心就有可能暴斃在去休息室的走廊上。無怪乎,以前曾聽有人說住院醫師﹝resident﹞之所以如此稱呼,大概是因為他們跟住在醫院裡沒什麼兩樣。

有老婆的柯林斯醫師更突顯了住院醫師工作性質的悲哀面,生下小孩後,經濟越顯吃緊。僅靠著一份工作的薪水來支付帳單似乎不夠,於是他又到其他醫院秘密兼差,而買車也只能買二手的老爺車,開沒多久便一一壽終正寢。更糟的是,夫妻倆超級愛小孩。有一次看到書中的其中一段時,我還以為自己的眼睛花了:

連續生四個小孩,沒一個滿五歲,大家都認為我們瘋了。也許吧,不過我們真的好愛小孩子。事隔數年,在派蒂死去活來生下了第十二個小孩後,產科醫師警告我們,這是我們最後一個寶寶了。「你們可以有十二個小孩和父母兩人,」他說,「或者十三個小孩和一個大人,自己想清楚吧。」﹝數年內就生下了另外八個孩子,每年生一個也要生八年,而且年年「精準」,要不然就是八個小孩裡其中有雙胞胎,無論如何真是太辛苦了!﹞

雖然在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醫師前的過程十分辛苦,但柯林斯終究明白昔日的魔鬼訓練都化成了甜美的果實。他不再是菜鳥住院醫師了,一般的骨科、外科處理也能夠駕輕就熟,而最愛的縫合傷口只要靠低階的腦部反應即可,當上總醫師之後,他終於有能力指揮底下的住院醫師、護士等等,做出正確的抉擇。

但一如柯林斯在書的最前頭寫到的一樣,一路上充滿了帶克服的障礙和要忍受的嚴酷考驗,但他卻忽視了這段旅程。當旅程真正結束時,卻發現自己所在的地位其實沒那麼重要,反倒是回顧過往時,獨鍾這一路帶他到此的旅程:

四年來成天抱怨自己像骨科狗一樣,薪水低,爛差事多又沒尊嚴,如今在一切走向終點時竟無法接受。

柯林斯醫師用他幽默無比的筆調,生動刻劃出自己四年忙亂且混亂的生活:無止盡的超時工作、微薄的薪水、唸不完的書、努力兼差、一年生一個孩子......。五年的住院醫師生涯,隨著一天天過去,他了解到每個苦難與折磨都是試煉,全新的他由此誕生......。

和其他書籍一樣,「住院醫師未眠」有著許多精采的故事躍然紙上,但我想柯林斯醫師給讀者的不只如此,更多了一位醫師從青澀到成熟的心路歷程,和對過程裡試煉的無怨無悔。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此篇經本人同意後公開﹞

看小說由此去→
【怪醫黑傑克】*Another Moon*彼月Ⅰ 
【怪醫黑傑克】*Another Moon*彼月Ⅱ
【怪醫黑傑克】*Another Moon*彼月Ⅲ
【怪醫黑傑克】*Another Moon*彼月.後記
 

--------------------------------------

讀後感一直拖到現在才寫,實在抱歉,一方面是因為之前實在太忙,也因為「Another Moon 彼月」涉及很多黑傑克以及奇利柯兩位醫生理念的衝突,我花了不少時間思考所致。

 

鬼狼的小說保持一貫灰藍色的基調,這篇小說裡尤其是奇利柯的形象似乎更頹廢了一點﹝還是說他一直都很頹廢?XD﹞,所探討的主題也嚴肅許多。一樣的是精雕細琢的文字,還有氛圍的製造很好,看其文彷彿能身歷其境。不過有點可惜的是: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太孤陋寡聞?小說的「用典」讓我有些困惑,「柏拉圖」、「歌德」、「尼采」、「存在主義」等等這些我是知曉,但是其他有關音樂或者出現的人名就一概不清楚了,因而小小影響閱讀的思緒。當然,其他的部份都很棒,看來我要向您多加學習了!


這篇小說讓我有不一樣的角度去審視兩人的價值觀,不過越是想釐清兩人之間的差別,會發現看似相左的理念的界線好像越來越模糊。正如奇利柯和黑傑克告解的一樣:「自與你相識那刻起,你那雙奇蹟之手便動搖了我的信仰」。奇利柯會走上「不歸路」並非他能預料,他也不是不希望患者能夠好起來,也許是因為被生不如死的人們的乞求所動搖,他便像被下迷藥似地一直做下去,等到回頭時才發現已經來不及。動搖他的主要關鍵是黑傑克,尤其是在好幾次目睹他所創造的奇蹟之後。

 

等我年紀漸長,看了一些﹝我不太愛看的﹞戰爭片後,我發覺自己看著電影中的人﹝不論是無辜或罪有應得的﹞被炸彈炸成碎片或是死在槍林彈雨中,從一開始的害怕、不忍,後來竟變得有些麻木。生命是如此的善變無常,以同是醫生的奇利柯的立場來說,醫生該具備的條件應該是「不要放太多感情在患者身上」,然而他會為處於極度痛苦中的人安樂死,究竟是出於「同情」亦或「無情」?是憐憫他們遭受苦難,還是因為「無情」而失去了醫生的本質?「安樂死」本質上違反醫生的理念,當他在親手「處理」掉許多生命之後,可曾感到迷惑?

 

「但他們撐著一口氣在病床上的又是什麼?是親人的執念?是對物質世界的留戀?當一個人必須為了這些拋棄尊嚴苟延殘喘,這些都不過是阻礙他們追求自由的羈絆罷了!」,這是奇利柯的觀點,我們可以同意也可不同意。我們大部分的人因為很健康,除非親身經歷過,不然很難理解那些「撐著一口氣在病床上」的人執著的著什麼,而我相信「想要活下去」很大的一部分是出於本能,再佐以許多複雜的因素。讓我有點疑惑的是,鬼狼您所謂的「追求自由」是指靈魂的自由嗎?如果是的話,就牽扯到比較複雜的宗教部份:如果靈魂真的存在,「安樂死」的確能提供捷徑;如果靈魂不存在,那麼就應該追求肉體痛苦的解除,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願意花大把鈔票給黑傑克動手術的原因。不可諱言,對有些人來說,生命的尊嚴凌駕一切之上,所以有些會求助於奇利柯幫忙「安樂死」。

 

小說中,兩人在為自己辯護時,很明顯奇利柯透露了他曾被黑傑克所動搖,而黑傑克雖然沒有明說,但我們也能知道他的內心曾有許多掙扎,只是表面上不甘示弱罷了。因為自己歷經死亡邊緣,嚐到了重生的滋味,黑傑克的立場較奇利柯堅定許多。漫畫裡只說奇利柯因為戰爭而開始為人安樂死,至於他內心的部分著墨很少,因此我們難以臆測什麼是支持他一直堅持下去的力量,但透過這篇小說,他的內心世界開始有了較明確的輪廓,我一直認為要探討這部分很不容易,但您的小說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釋,實在了不起。

 

生命的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兩人代表兩種極端不同的方法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或是該與不該,我們很難判定奇利柯的做法一定是錯的,而黑傑克一定對患者才是好的──這是我讀完小說之後最大的感想。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兩張圖還真叫人懷念....XD

奇利柯:黑傑克,你是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男人,不過我是不得已的......
黑傑克:奇利柯,你......啊......﹝以下無限﹞

相傳世界上的第一個女人是潘朵拉。宙斯送給她一個盒子,吩咐她千萬不可以打開。所有對人類的祝福和詛咒都在盒子裡。潘朵拉耐不住好奇心的誘惑,偷偷打開盒子。剎那間,所有的災厄都降臨到人間,祝福卻全部都溜走了。潘朵拉趕緊把盒子蓋上。盒子裡只剩下一件東西──希望。沒有希望,誰都無法在痛苦的煎熬下活下去。


──如果醫師要給病人真正的希望,首先它必須相信病人是有希望的。
──真正的希望有很大的弔詭:在什麼都不確定之下,當然有理由擔憂,但這也是我們懷抱希望的理由。
──科學是隨時都在進展的,假以時日可能會出現新的療法,讓不治之症有治好的希望。
──十九世紀波士頓醫師、詩人和散文家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  1809-94﹞ 曾提醒我們:「小心,不要剝奪別人的希望。」面對絕望的病人,醫師不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宣判病人有多少時日可活。儘管知道自己死期不遠,醫師也不該那麼做。

以上摘自《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

感謝鬼狼讓我終於有想要多加了解「安樂死」的念頭,但是抱歉您的小說我一直沒有空看完,「A  Killing  Suicide 該死!」激發了我一些想法,卻又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就聊以這篇當作看完小說的心得吧!﹝抖﹞ 

最近很忙,不過還是抽空看了一些書,《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是其中很特別的一本,裡面收錄的故事都環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希望」能給病患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書中正面或負面的例子都有:為什麼有人可以在任何一位醫師都「判決」他治癒無望後,在重症摧殘下還能抱持著希望接受痛苦的化療、無數次的開刀?最後證明他是對的,恢復到了正常的生活──就像重新活過一次一樣。反之,假如醫師害怕患者無法接受身體惡化的事實而刻意隱瞞,會導致雙方什麼樣的結果?


一、醫生該不該剝奪患者的希望?

誠如一開始書中節錄的文字,作者古柏曼醫師是在和許多患者接觸的經驗後,才體認到「希望」對於疾病的作用不容小覷。先讓我們來看看黑傑克和奇利柯醫生是怎麼想的......

※黑傑克


黑傑克和奇利柯是兩個極端的例子,但是有時又似乎不一定照著一貫的理念行事。奇利柯雖然以安樂死為業,但若患者能治癒他也樂觀其成。而黑傑克通常不刻意隱瞞來日不多的患者他們到底還能活多久,照他的想法是:「使他們知道自己到底還有多少時日,他們才能更加把握所剩的生命。」在漫畫中,黑傑克如此殘忍地告訴患者事實,通常得到不錯的反應。患者大夢初醒並且接受了黑傑克手術後重獲新生﹝ ex:第 101 話「侵略者」﹞。但是黑傑克也許沒考慮到:如果病患無法因此激發出求生意志,反而悲觀消沉呢?黑傑克的作法有很大的風險,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應該隱瞞事實嗎?當然也不是,這不但違反醫德,對醫病雙方也有壞處。話雖如此,古柏曼醫師在書中提到,有次他接觸到一個得了癌症的黑人婦女,因為考量到家屬的感受,加上害怕患者本身無法接受事實:康復的機會不是沒有,但十分渺茫。於是他選擇閃爍其詞,在病情說明方面有所保留,給了她「假的希望」。最後期待康復的她,竟才被告知病情已發展到無法好轉的地步,期待的落差讓她與女兒以及主治醫師遭受莫大的傷害。他們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好的,如果知道太多引起恐慌,也許知道少一點比較好,但事實和預期有落差時,就會造成傷害。

※奇利柯

以前,我並不反對奇利柯的做法。如果能幫助患者安然地解脫肉體的痛苦,並且獲得他們的感激,那「安樂死」有何不可?在奇利柯還是軍醫時,那些受傷的士兵無法得到完善的治療,就算獲得治療,會不會又被送進戰場殺敵?如果是這樣,他們最終的結果極可能也是「死亡」。奇利柯所做的一切只是縮短他們歷經痛苦的過程,應該被感激。但這一切都是在簡單的假設下成立,如果換成現實場景,加入更多考量的因素,那麼就無法得到同樣的結論了。

簡單地說,奇利柯的方法是不考量一切因素、向錢看齊,接受委託後執行任務,完完全全阻絕患者任何一絲希望的機會和權利。

二、安樂死 =  安祥和樂的死亡 ?

如果你是找奇利柯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他一定會拍胸向你保證「安樂死 = 安詳和樂的死亡」。因為奇利柯是密醫,又加上他聲稱用他研發出來的機器執行安樂死的話,任何人都會以為病患是自然死亡。因此,在漫畫和影片中都沒有出現奇利柯被發現非法執行「安樂死」而被抓去關。﹝和黑傑克同樣是密醫,卻有不同的命運 XD﹞

如果你是台灣的流浪狗,被抓到收容所後沒多久被執行「安樂死」,那就一點也不快樂也不安詳了,而是充滿恐懼和極度的痛苦。



從犬籠拖出,狗充滿恐懼、極力反抗
哀鳴呼叫,脫糞脫尿,整個犬舍風聲鶴唳
拖入安樂死室,將狗推向牆壁或推倒地上
看到同伴的死屍,聞到死屍的氣味,恐懼更甚
執行獸醫師用針筒直接穿刺狗的心臟
沒有刺中,胸腔麻痺,窒息掙扎
反覆再刺,狗充滿緊張與痛苦
在意識清楚之下,在極度痛苦、恐懼中,慘死


如果你是被豢養的狗兒,因為重症被主人放棄治療而決定安樂死,那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在被注射致命藥劑後,一陣短暫而強烈的心臟麻痺就使你一命嗚呼,和流浪狗的差別可能只是沒有死前的長期恐慌罷了。

三、各國對「安樂死」的態度

如果你是貴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這個問題就非常的複雜。

荷蘭的國會眾議院於 2000年11月28日通過安樂死以及醫師助死法案,並在 2001年 4月 10日於參議院讓安樂死合法化,是世界上第一個允許安樂死的國家。荷蘭「有條件容忍」安樂死。是指:實行的醫師必須向地區監督委員會申報;該委員會由一位醫師,一位法律事務專家,和一位倫理學專家組成。

在瑞士,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是不會遭懲處的罪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醫師能拔掉病人的維生系統。而丹麥則允許無法治癒的病人自行決定停止攸關生死的治療。

在法國,安樂死是違法的。不過法律區分為「積極安樂死」和「消極安樂死」。前者視同蓄意造成死亡、視為謀殺,後者則為「放棄治療」,視同為拒絕以醫療延長病人的生命。

在宗教影響較大的國家,如義大利、梵諦岡,都對安樂死持堅決反對的態度。羅馬天主教廷甚至曾公開抨擊荷蘭的安樂死法案。

美國聯邦法律是禁止安樂死的。不過,在1998年,密西根州的公民公投,把「協助自殺」合法化。而俄勒岡州是美國目前唯一核准安樂死的州,但由於法院反對施行,所以從未實施過。

澳洲北領地議會在1996年通過全球第一個安樂死法,不過澳洲政府在八個月後立法否決此一法律。

中國大陸則在1998年開始授權醫院為正式提出申請的癌末病人實施安樂死。

由此可知,目前各國幾乎都採反對的態度,即使是在荷蘭,「安樂死」也有其一定的限制。安樂死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結束病患因為病痛所帶來的痛苦。「痛苦」本身無法測量,而我們也沒有辦法用道德來加以評斷。每種痛苦的程度對任何人所代表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再加上,病患除了面對疾病本身的疼痛外,還必須忍受因為生病所帶來的心理挫折,例如:因為生病而使得身體功能損失、意識喪失以及逐漸感受到失去生命尊嚴等。也因此,一些受不了病痛的癌末病人多會尋求安樂死以求解脫。

安樂死的概念則在挑戰傳統醫學的基本哲學以及道德判斷。其在某種程度上有「終結生命」的意味,所以,當醫師在執行安樂死處置、拔掉病患身上的呼吸器時,常容易產生自我價值的混淆。而醫師到底是疾病的治癒者還是生命的終結者,也相對的影響了傳統的醫病關係。

四、「希望」和「安樂死」﹝結語﹞

沒有希望,誰都無法在痛苦的煎熬下活下去......

就拿漫畫裡的第191話「自殺少年」作例子吧!裡面的主角原本是個死意堅決的人,都有勇氣從高處跳樓自殺了,卻「很不幸」地被黑傑克發現,開刀救治,醒來之後他不但沒有感激反而再次嘗試自殺但沒有成功。黑傑克於是很罕見地把這棘手的患者委託給奇利柯執行安樂死,一開始奇利柯以「我不會幫人自殺!」的理由拒絕,但見少年已失去對人生的希望,一味地想死,所以便勉為其難答應了。

手塚老師當然不會安排少年就這麼死掉。和他同病房的一位少女因為長期洗腎非常痛苦,加上她是孤兒沒有親人的依靠,所以選擇安樂死結束生命。一天,少年見到少女又因洗腎而痛苦地呻吟著感到十分不忍。也許是少年看到別人比他更可憐,以前自己隨便說說想死實在太不知惜福了,於是少年不想死了,反而激勵少女勇敢的地活下去。

最後,少年委託黑傑克將自己的腎臟換給少女,雖然機會十分渺茫,黑傑克說了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百分之九十九是沒救了,但是如果你發誓不再自殺,我會賭剩下的百分之一!」

少年念頭轉變的因素是「希望」,黑傑克答應動手術的原因也是「希望」。古柏曼醫師說:「真正的希望有很大的弔詭:在什麼都不確定之下,當然有理由擔憂,但這也是我們懷抱希望的理由。」

如果還有希望,就不要輕易放棄......這句話應該給奇利柯醫生作為警戒,也是黑傑克抱持的理念。

---
參考資料:
1.《希望,戰勝病痛的故事》,傑若‧古柏曼 著 / 廖月娟 譯 / 天下文化出版
2.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B-090-005.htm
3.http://www.lca.org.tw/action/a36.htm
 

 

文章標籤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白色正義觀後感(上
白色正義觀後感(中

卡蓮住進紐約醫院的復原狀況十分良好,凱薩琳和史單費爾
德醫生都為她的健康和活力感到欣慰與高興,此時,卡蓮祖父也來探望,順便介紹新朋友皮諾可,她給了自己一個新稱號:野蠻小花貓。祖父的手下也十分捧場,同聲附和一次「野蠻小花貓是也!」,結果被祖父全轟出病房外。





皮諾可興致一來,講了一個自編的都市小情侶的愛情故事,說著說著想到她日夜想念的黑傑克醫生,因為自願幫助難民還沒有回來,不禁難過地哭了起來。



幸好,這時卡蓮祖父接到苦候機場的手下傳來消息:「黑傑克已經抵達紐約機場了
!」



祖父和皮諾可欣喜萬狀,就在醫院走廊跳起舞來......



黑傑克抵達紐約的隔天一早便來到醫院為卡蓮做診察,卡蓮一見到黑傑克不但沒被嚇著,反而直呼:「好像那龐德!」﹝那龐德是亞當塔盧國裡傳說中的一位沙漠英雄﹞。卡蓮在接受簡單的診察之後,向黑傑克表達愛慕之情,甚至有想做他女朋友的心願,語畢,隨即害羞地把自己埋進眠被裡。卡蓮大概忘了皮諾可也在一旁所以才說出如此「大膽」的表白,皮諾可突然故作幾聲咳嗽以示不滿......



↓一邊咳一邊爬到黑傑克身上去,宣示:「這男人是我的!誰都別妄想!」



BJ的回應......





我實在無法將「感冒」與「灌腸」連想在一起...... Orz




凱薩琳步出病房經過大廳時突然接到白拍子醫生的來電:白拍子請了兩個禮拜的長假,說是為了與她相聚。



凱薩琳又驚又喜,卻擔心東西醫院第一外科如果沒有白拍子醫生該如何運作,白拍子笑著說:「如果這期間有病患因而死亡,那可都要怪妳喔!」﹝好男人請勿模仿﹞此話一出害得凱薩琳不知如何是好,白拍子一邊笑一邊說出他請假來找她的真正原因:史丹費爾德教授邀請各知名醫生參與「國際醫生聯盟特別委員會」,而白拍子想邀請未婚妻當任此次會議的助理。



會議一開始,史丹費爾德教授先是對這次緊急開會議感到抱歉,
接著直指這次會議的核心──「無照醫生黑傑克的執業執照問題」。由於親眼目睹他驚人的手術成果:在醫療器材極度缺乏的沙漠中,做其中難度很高心臟手術未曾使用電子手術刀,靠的是他細膩的刀法以及超高的止血技術完成,而連號稱心臟外科權的他也自嘆弗如。他相信其中在座的醫生也有人曾依靠黑及克醫生完成高難度的手術,因此強烈建議在此次會議中能過通過讓黑傑克醫生取得國際醫生執業執照。

除了白拍子,在場的醫生皆表示同意,頒給黑傑克醫師執照有許多好處:各家醫院就不會很難請到黑傑克執刀,更重要的是,黑傑克必須收取合理的手術費用,再也不能漫天開價。

一直沒吭聲的白拍子,「同樣」冷笑幾聲,表達堅決反對的意見,他認為在發給執照之前至少該證明黑傑克是清清白白的,更何況無照執業對於醫生以及病患都是種褻瀆,而醫療是正義的行為,白衣就是這種行為的象徵﹝這個影片叫「白色正義」的由來亦在此﹞。白拍子認為應讓黑傑克先接受法律制裁,以償還他「犯下」的罪行。
這種橋段在漫畫裡不知出現過幾百次了,以「正義的化身」自居的友引警官為代表人物,但黑傑克並不在意,即使被抓去關一下到最後一定會順利出獄,更精確地說,大家都拿黑傑克的行為沒辦法。



史丹費爾德教授遇到如此強烈的反駁,只好決定在一個月後再次召開會議──並且邀請黑傑克一同出席。



場景回到黑傑克與皮諾可一同與卡蓮祖父在紐約享受夜生活,打完撲克牌後又去唱了卡拉OK,顯然黑傑克並不是很有興趣,皮諾可倒是沉醉在快樂的氛圍中。



突然 K T V 廳中闖進不明人士,朝卡蓮祖父連開十幾槍。皮諾可大驚失色,祖父很快地被送進紐約醫院。頭部中兩槍,腹部中四槍,情況相當危急。當然,由黑傑克執刀是再好不過,除了皮諾可,黑傑克也邀請凱薩琳當手術助手,使她喜出望外。



正當三人在更衣間換上手術服準備手術時,白拍子突然現身阻撓,阻撓的最好理由便是:「可以讓我看一下你的醫師執業執照嗎?」



此舉讓凱薩琳十分錯愕,白拍子則回一句:「我正在和這個冒牌醫生講話,妳不要插嘴!」黑傑克靜默一陣子,淡淡地說:「我沒有醫師執照。」

於是白拍子便「順理成章」地要求當卡蓮祖父的主治醫師,被搶了病患的黑傑克很難得地沒有生氣,只提醒他:「這個手術難度很高,你要特別小心。」「你不用擔心,我可是一位醫生,」白拍子回答。﹝白拍子那種無可救藥的自信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不過那是在他還沒看過 X光片之前才有的自信,等到真正執刀又是另外一回事﹞

看過 X光片後,白拍子大吃一驚,子彈正卡在小腦和腦髓之間,一不小心就可能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但礙於面子問題無法將病患推回給黑傑克處理,白拍子只好硬著頭皮開刀。

史丹費爾德教授透過手術室上方的玻璃窗觀看白拍子動手術的情況,認為雖然他的確是位年輕有為的醫師,但想法太過耿直是弱點;相較之下,一般的醫生被搶走病患是不可能平心靜氣在一旁等待的,黑傑克的處事態度又讓教授大為激賞。

白拍子是第一次動第四腦室的手術,因為害怕傷到腦神經,手部自覺地顫抖,卻不斷安慰自己:「對這個部分已經研究很久,應該可以勝任」。但在他弄破後下小腦動脈之後,一旁觀察的黑傑克終於決定出面接手,因為再這麼下去病患就要玩蛋啦!



黑傑克評論白拍子手術動得「還不錯」,「但是」他手中的電子手術刀的熱力很有可能破壞腦髓組織,而讓組織變質。再者,能力是必要條件,但重要的是實際經驗。身為醫生要竭盡所能拯救每一個病人的生命。



有了這次經驗後,讓白拍子了解到:手術並不是因為讓醫生開刀而存在的。醫生的面子或資格根本不算什麼,一切的醫療技術都是為了病患的生命──也許自己暫時把如此重要的事情給忘了。



老實說,我認為如果黑傑克知道他的言行舉止給了白拍子很大啟發,那麼他應該感到羞愧。白拍子忘記了黑傑克只和他說醫生的使命是拯救病患的生命,沒說醫生的面子一點也不重要。第53話「來自遙遠的國度」中,黑傑克先是拒絕了一位手術難度很高的心臟病患者,但是因為被另一個醫師羞辱後,竟決定倒貼一百萬元租下手術室,手術室裡擺了一部電視轉播現場實況,並且同一時間開始動手術,想「比賽」誰能做的又快又好,這一切為的就是男人的面子之爭啊!當然,這場比賽最後黑傑克完完全全勝利了。但是,白拍子為了逞強而動手術非明智之舉,反而很有可能害死病患。兩人之間最大的差別是:黑傑克有能力賭一賭,而白拍子沒有。

之前中斷的國際醫生聯盟特別委員會在一個月後如期召開,原本堅持反對發給黑傑克執照的白拍子也欣然同意了,這個案子獲得全數委員通過。





但是會議的主角黑傑克並沒有到場,徒留每個人無限的遺憾。那個預留的位子始終空盪著,黑傑克直到會議結束前仍未現身......



影片最後呼應到在難民營黑傑克留著的一堆借據,皮諾可打開皮箱發現這些「無用」的紙條,二話不說立即將它們塞進大袋子裡準備資源回收。



「不好意思,這些東西很重要呢!」黑傑克笑著說著......


白色正義觀後感《完》

後記:這次的觀後感分成三部份,因為之前沒有評估好,結果文字敘述的部份暴增,上次沒寫完的只好全寫在下篇,花了我好幾天才弄好。寫觀後感的時候,需要處理文字和圖片的部份,上網的同時電腦一連開了四個程式,我很怕電腦會突然當掉,所幸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不然辛苦寫的不是全都白費了嗎?﹝笑﹞

如果是初接觸怪醫黑傑克的人,我很推薦先從這集OVA開始看,如此便可初步了解黑傑克。但是若加上看漫畫就會發現黑傑克對「無照行醫」以及「醫師執照」的態度有所不同,可參照之前雪羽前輩用心整理出來的文章:黑傑克與醫師執照 。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白色正義觀後感(上)

手術的同時,卡蓮的母親因過度害怕失去女兒又自殺不成,所以面容十分憔悴,在手術房一旁等著。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黑傑克和凱薩琳搭起臨時的開刀房:手術台是用桌子拼起來的,照明設備則是電燈泡和發電機提供光線,相較於習慣於在高科技和電腦的協助下動手術的凱薩琳,黑傑克能在極為簡陋的環境下手術讓她十分欽佩,此外,開刀的速度、體構造的了解、發自內心對於小女孩的鼓勵也讓她深深折服。





↓凱薩琳在手術中擔心卡蓮無法承受手術的體力消耗,而黑傑克則輕撫開胸後露出的心臟,感受她生命的搏動,說:「不,妳看,她也正很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呢!」




以上這些黑傑克種種的長處和優點,全部寫在凱薩琳給她那親愛的白拍子的信中。想當然耳,白拍子看完信後陰笑幾聲,非常不是滋味,雖然表面上還能笑得出來,但我想他心中已經快氣炸了,黑傑克和他同樣是外科領域裡的佼佼者,未婚妻竟在自己面前誇耀著另一個男人的優點,在信的口氣中還可以嗅的到一點點愛慕的味道。

這種事常常在BJ身上發生:因為觀摩的他的手術過程而產生愛慕之情,第179﹝180﹞話裡,清水清美因為BJ的精湛手術過程而愛上了他。第57話,黑皇后也是為了同樣的原因和BJ相知相惜。第133話祈晴小紙人,裡面的女醫生對BJ日久生情......etc.﹞





話說回來,讓我很疑惑的是:因為在沙漠中的醫療器材十分不足,我想應該沒有「心肺體外循環機」﹝註﹞這種東西,那是怎麼開法羅四型心臟病的手術呢?

切除肺動脈較狹窄的部分和緊閉心室隔膜的缺損部份後,手術告一段落,黑傑克告訴卡蓮母親只要再將小女孩送到設備完備的醫院做後續醫療照護即可。

隔天一早,黑傑克從睡夢中被叫醒,原來是凱薩琳聯絡上心臟外科權威史丹費爾德教授,他對法羅四型心臟病很有興趣,於是從紐約派直升機接卡蓮到他們的醫院接受手術後的治療。收了卡蓮祖父的手術費,依黑傑克的個性當然要負責到底不可,絕不可能因為睡到一半被叫醒而延遲「售後服務」﹝笑﹞







原本打包行李即將起行的黑傑克一踏出帳棚,就碰到許多難民央求黑傑克救救他們病厭厭的孩子﹝消息還傳的真快,才昨晚發生的事情,隔天一早大家都知道黑傑克奇蹟救治小女孩的事蹟,紛紛跑來求助﹞,由於醫療資源十分缺乏,如果黑傑克拋下他們於不顧,那麼等到下一個醫生趕來時,這些孩子可能先向天國報到了。



出於憐憫之心,又貼心的想到:為了不讓難民們因免費看診而自尊心受損,於是黑傑克開出條件:看診的每人要交一塊美元當作醫療費,付不出來的也沒關係,得寫借據。他如此用心的做法讓人察覺不出來──誰知道眼前的這位醫生收價是以「百萬」或「千萬」作為單位呢?即使「一美元」對於難民們仍是天價,但每個父母愛子心切,並沒有因要收看診費而打退堂鼓。這也反映了黑傑克行醫的原則:想要活下去的人他才肯救,很多時候開價錢只是為了測試委託者的決心,到底能不能拿到錢倒是其次重要了。

↓凱薩琳聽聞黑傑克願意留下來幫助這些難民們,高興之餘飛奔過去給黑傑克一個大擁抱。


被遺棄在日本很久的皮諾可受不了孤單,終於決定自己一個人直接殺到紐約去,找卡蓮的祖父......算帳.....喔....是「商量」才對,為了補償皮諾可的損失,卡蓮的祖父款待了她一頓豪華大餐。





之後,他們一起坐車到卡蓮目前所在的紐約醫院,途中祖父希望她能和卡蓮成為好朋友......



祖父:「大小姐,你一定能和我孫女成為好朋友的。」
皮諾可問:「她幾歲啊?」
祖父回答:「五歲。」
皮諾可:「喔!那可不行,跟我合得來的都在十七歲以上,而且全都是標準的美少男。」
祖父:「嗯?」

﹝我說啊皮諾可,你說話至少得打個草稿吧?你什麼時候認識十七歲以上且是「美少男」的人了?奇利柯醫生算不算?你親愛的黑傑克醫生呢?XD﹞

白色正義觀後感(下)


註:人工心肺體外循環機

適用於需在體外循環支持下而進行的開心手術如:心臟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先天性小兒心臟矯正手術。 人工心肺主要是由一個血液唧筒(代替心臟)與一個加氧器(代替肺臟)組成。把體內大循環的靜脈血吸入加氧器,放出二氧化碳,代以氧氣,再經血液唧筒推送入大動脈,以供生理需要,這就是所謂的「體外循環」。

 

 

 

文章標籤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OVA第七病例「白色正義」是我很喜歡的一集,這集也是白拍子泰彥醫生在OVA裡出場的唯一一集。他最大的特徵是額頭上一撮上翹的頭髮,我曾經懷疑他每天早上必做的事就是用髮膠將他的獨特髮型弄得帥氣又自然,然後才滿意地到東西大學醫院外科部上班。

會安排這號人物是要突顯他和密醫黑傑克的差別:白拍子是知名醫學院第一名畢業;黑傑克只是三流的醫學院畢業;白拍子上班的地方是赫赫有名的醫院;黑傑克則無照行醫;白拍子遵守醫師公會規定收取手術費;黑傑克則漫開天價,手術費的單位是「百萬」或「千萬」。自從白拍子知道這號人物之後,視黑傑克為醫界敗類、恥辱,也不認為正規的醫生手術技術會輸給他,兩人之間挑戰意味極濃。

原著漫畫中,白拍子不止搶了黑傑克的患者,還讓皮諾可因他的關係被黑道開了一槍,白拍子因此對黑傑克的態度從一開始的不屑,到後來轉為覺得對他有所歸欠,也不再干擾他依照自己的方法行醫。白拍子自此認同黑傑克嗎?倒也不盡然,只是必須承認黑傑克的手術比他高明太多太多了﹝是很多很多喔!XD﹞。

以下是OVA7「白色正義」的劇情介紹和我的觀後感,因為字太多﹝寫觀後感好像有字越來越多的傾向﹞,加上最近很忙無法一次寫完,只好把它腰斬成三部份......ORZ。

影片一開始,白拍子泰彥醫生出現在劍道社裡,觀看著學弟們練習著劍道,社長邀請他和學弟切磋一番順便也說明了這位醫生赫赫有名的地位:連續三年劍道日本冠軍、醫學系第一名畢業、東西大學第一外科局長,白拍子的聰明才智過人,體育方面也不是蓋的,三兩就把對方打得跪地求饒,凌空躍起的樣子讓人嘖嘖稱奇。

練習完劍道後回到家,白拍子的未婚妻凱薩琳早已在他的房裡等待,忽然和白拍子要求將已安排好的婚事以及蜜月旅行延後半年或一年,她甚至已經向醫院提出辭呈。亞當塔盧正在發生內戰,而身為醫生也是義工組織一員的凱薩琳當然不能忍受坐視不管,毅然決定將自己奉獻給那些因戰爭而受傷、無家可歸的人。



白拍子無法接受事實,眼看計畫中美好的未來破滅,用小孩子的撒嬌口氣大叫:「妳剛剛還說,妳非常愛我的!」甚至天真的說:「義工不只妳一個對不對?」,看到這裡,不知怎麼地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在凱薩琳表明決心、給了白拍子深切的一吻後,白拍子終於答應讓未婚妻隻身前往該國的難民營服務。凱薩琳形容白拍子為:我那不甘寂寞完美主義的天才外科醫生 .....


 

到了當地的難民營後才了解到糧食以及醫療用品都極為不足,凱薩琳坐著小卡車穿越沙漠時遇到了一個十分奇怪的人,頭上的白頭髮很搶眼,手上還提著醫療箱。沒錯!此人正是黑傑克醫生,因為車子引擎過熱故障而不知如何是好。凱薩琳熱情地邀請他坐車到他們相同的目的地──難民營,可惜同行的人物見到他如此奇特的長相誤以為是恐怖份子而拒絕讓黑傑克搭便車。而黑傑克也非常識相地兀自朝難民營走去,臉上還帶著微笑﹝抖﹞,天曉得這段路至少有十公里呢!





一個人亂闖果然不是個理智的決定,黑傑克誤走進靠近難民營的地雷區正中央,幸運地沒被炸成四分五裂,凱薩琳見狀嚇了一大跳趕緊警告黑傑克依剛才踏過的腳印退出地雷區,並且招待這位可憐的醫生到難民營充充飢,幾個麵包和一碗熱湯讓黑傑克精神恢復許多。





說明他辛苦來到這裡的目的:找一位名叫卡蓮亞拉蜜斯﹝以下簡稱卡蓮﹞的小女孩,他患了法羅四型先天性心臟病﹝也就是我在拙作「 Never Say Goodbye 」中涼子患的疾病,不過因為「白色正義」是很久很久以前看的,所以寫小說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集裡的小女孩也是得同樣的病﹞,幸好他的祖父很有錢,願意出一百萬美金,說了每一個找黑傑克的人幾乎都會說的話:「聽說這手術的難度非常高,一般的醫生做不來,所以一定要請醫生您......」。



小女孩的祖父有很多手下,他們答謝醫生的樣子實在太有趣了,黑傑克就像偉大的天皇一樣,接受他們的「朝拜」。沒圖沒真相.....圖在下面.....手下們原本在蒸氣室外面stand by ,聽到老大一聲下令:「快來答謝醫生!」個個立即脫掉衣服,跑進來行跪拜之禮,連老大本人也跪下去了......真可愛!想必黑傑克一定受寵若驚了。



這麼好的報酬,黑傑克當然不會拒絕,立刻前往亞當塔盧國,不過很不幸地機場被軍隊接管,所有外國旅客不准入境,黑傑克只好突破重圍逃出機場來到境內。



因為戰火的關係,黑傑克找不到卡蓮,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找到了難民營來。凱薩林知悉後大為感動,十分欽佩黑傑克能無視於自己的生命來到這個危險重重的國家。﹝由此可知醫生接到的不一定輕鬆又有高報酬的案例,兩個月在異國遊蕩,吃住一定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另一方面,皮諾可被留在日本,就這麼獨守空閨兩個多月,害怕著黑傑克醫生會不會受傷,或者被壞女人騙走了,思念至極忍不住大哭一場。





場景回到難民營,卡蓮與母親的確待在那裡,只是看見女兒生垂危,卡蓮母親興起自殺念頭,所幸被黑傑克等人發現及時阻止,決定立刻動手術,同樣是醫師的凱薩琳則充當黑傑克的助手護士。





待續...


 

文章標籤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