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這兩本書之前,我希望敘述一下看這類書籍曾帶給我的轉變。

從高三讀的「聽疼痛說話:神經外科的13個故事」、「精神外科的黑色喜劇」開始,我漸漸接觸了一些有關醫學的書籍,雖然它所針對的讀者是普羅大眾,但讀這些書所給我的不安和焦慮感始終沒有消失過,並非因為裡面的故事有多麼驚悚駭人,而是體認到自己會對這一類的書籍感到無比興趣,在文組人的圈子裡誠屬異類──當其他同學擁抱文學性高的書籍時,我卻認真的到圖書館找尋可能有趣的醫學人文書籍,從醫學簡史、醫病關係、身體百科到醫師養成等等,都是涉獵的對象,並且讀得津津有味。

在高中時,我很少向人提及我讀了哪些書,這種有點偷偷摸摸的感覺在那時還算輕微,直到很久前我讀了《不過是具屍體》時,終於達到最頂峰,我不想讓任何人在我面前得知:它驚悚的書名裡包裹著更加驚人的內容,尤其是書裡某一章,作者和研究屍體的人員  ( 類似法醫之類的  ) 一起實際觀察露天屍體腐壞的過程,那極為詳盡而寫實的描寫,讓原本以為已經免疫的我也感到作噁,之後,我有好一段時間腦中時常浮現那些噁心又恐怖的畫面。有時候媽媽會關心我借了什麼書來看,她對於《不過是具屍體》這奇怪的書名感到不解,但也沒阻止我繼續看下去。我想如果媽媽隨便讀了裡面某一段內容,八成會認為女兒的腦袋怪怪的吧? ( 苦笑 )  


然而,因為「閱讀偏差」而感到困擾的人並不只我一個,有次我和一位中文系同學聊到平常喜歡看哪些書籍,她說她喜歡看小說甚於散文,而小說之中又偏好日本小說,她因此覺得這樣的偏好需要矯正,希望以後也能多涉獵其他文類。我不禁感嘆,有偏好的閱讀習慣不是應該更容易獲得滿足嗎?怎麼卻變成擾人的問題了呢?

因受怪醫黑傑克啟發,才開始接觸相關的書籍,以前有段時間,我在書櫃上擺放借回來的書,裡面有大約一半都和醫學有關,而家人的態度從詫異  ( 他們以為我會去借散文小說之類的書 ,我的行為顯然不符預期 ) 到現在的習以為常甚至鼓勵,這讓我感到很感激和安心,現在的我去修了兩門醫學歷史和文化的通識課,在期中考焦頭爛額的準備過程中,一面讀中文系的內容,也能一面讀有關醫學的知識,未嘗不是件幸福的事。

也並非只是因為興趣,才會無可救藥的不斷去借諸如此類的書來讀,我有時會思考它們帶給了我什麼樣的益處,還有為什麼裡面的故事如此吸引人?當然啦!我想重申一次,這根黑傑克有密切的關係,漫畫裡,手塚老師想表達的概念並非總是清楚明瞭,我可以從這些書裡面找到解答,然而,也有閱讀越感困惑的情況,當讀到一些過於難解的生命問題時,像我這樣的外行人是想破頭恐怕也無法得到答案,例如鬼狼之前推薦的《醫院裡的危機時刻》讓我心中的疑問一下子暴增好多  ( 笑 ) ,然後需要更多書來解決那些生出來的疑問,形成惡性循環 ( 誤  ) 。再來,我不得不承認我也許是在追求某種生活上的「刺激」,從國外翻譯的很多書裡面,都講述了緊張、高潮迭起的手術過程,我有時會懷疑其實我是被漫畫養大了胃口,所以需要「重口味」、「血腥」的故事來滿足。

好,接下來介紹《頭殼修理匠的一天又一天》《我將你的頭殼打開了》這兩本書,從書名不難猜想它講的就是神經外科這個領域,因為性質的相近,我私自將這兩本書和《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合稱為「神經外科黑色喜劇鐵三角」 (笑) ,《頭殼修理匠的一天又一天》是女醫師版的,而《我將你的頭殼打開了》則屬台灣版。

台灣醫師寫的書和國外比起來,大多偏向講一個個醫病之間的故事,或者是醫師的深刻反省之類,老實說,很少讀到讓人愛不釋手的,某位在台灣也有出書的醫界大老也曾在他人的書序上談到這是台灣待開發的一塊。雖然如此,台灣出版社仍陸續翻譯國外作品,所以台灣的讀者也不必擔心沒有好書可讀。

神經外科醫師的男女組成比例很不均衡,以台灣的例子來說,神經外科醫學界在一九九二年時只有兩位女性專科醫師,到了去年則增加到七位,大約只佔總數的 2 %,而美國僅有5%為女性,因此這本由女醫師寫的《頭殼修理匠的一天又一天》就相對很稀有。作者不僅在說故事,也在書裡面穿插許多小知識、介紹美國外科圈內的各分科、解釋神經外科特別之處,例如,讀了這書之後我才知道,在怪醫黑傑克漫畫裡不可思議的換腦手術,實際上曾經被執行過,1970年羅伯特‧懷特為一位高階主教進行腦移植手術,將所有必要的血管連接起來,放入新的腦殼裡。移植後的腦完全正常運作,但因為脊神經的兩個末梢無法連接,這個換了腦的人從此四肢癱瘓。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神經外科醫師的生活全貌,每章有不同的主題並以實際例子佐證,故事性較弱,但基本上仍以住院醫師年資依序排列。作者極具魅力、幽默的寫作風格讓人想要一口氣讀完。而《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每一章節為完整、詳盡的故事,著重在人際互動方面和醫療倫理。

神經外科也許比外科更具挑戰性,外科面對身體的五臟六俯,神經外科卻要面對攸關行動和思考的大腦和脊髓,這也是為什麼《頭殼修理匠的一天又一天》作者選擇神經外科的原因,她說:「在選擇一項專科的同時,就必須排除其他的專科。你也可以選擇內科這種比較廣泛的領域,作為兩邊下注、降低風險的方法。但我並沒有考慮這個選項。我自私認為,專科醫師可以想用風味絕佳的菜餚,而像米飯這種平淡無味的主食,則是留給內科醫師的。我尊重服務大眾的精神,但我卻無法對日夜治療高血壓的工作感到興奮。」又說:「人腦絕對比腎臟有趣多了 ( 也可以代換成心臟、骨骼、皮膚 ..... 等任何器官)。腎臟平衡電解質,並製造尿液;人腦則收藏個性,並製造想法。碰到緊急狀況時,你可以使用別人的腎,你自己的腎不是獨一無二的。反之,你的腦代表的就是你這個人。所以當菜單遞到面前,我知道我必須挑選和腦有關的選項,才能填飽我下半輩子的好奇心。」

至於《我將你的頭殼打開了》,就更偏向敘述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地點在台灣,很多場景或風俗觀念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裡面敘述的事件都很發人深省而動人,有點像小志志醫師的《外科失樂園》那種型態,少了小志志的風趣,卻同樣具備好故事的特質。這種類似說故事的書,真的要實際去讀才會有趣,所以我就不在這邊洩漏故事內容吊大家的胃口了。

最後,我要真心感謝學校的圖書館,雖然之前它被我嫌得好像一無是處,然而《我將你的頭殼打開了》、《頭殼修理匠的一天又一天》這兩本書都是新進圖書,因為有了圖書館,我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讀到它們,也不必花一毛錢,啊!當學生的幸福大概就是這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ny Tsai 的頭像
    Penny Tsai

    走在行銷公關路上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