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一公升の眼淚:與頑症對抗的少女亞也的日記
作者:木藤亞也
編/譯者:明珠
出版社:高寶
書名:生命の障礙 :《一公升の眼淚》母親潮香的手記
作者:木藤潮香
編/譯者:明珠
出版社:高寶
很久以前,我在誠品書局看到上面這兩本書時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也不認為亞也的故事會有多大的影響力,然而,事實證明我錯了,幾個月後﹝或者更早之前﹞,不論是日劇或者電影皆造成很大的迴響,這才讓我意識到應該看看這兩本書的內容。
社區的圖書館有亞也母親後來出版的《生命の障礙》,因為借閱踴躍還得先預約才能借到,幾天前我喜孜孜地將這本書連同另外兩本書借回家,卻讓媽媽緊張不已,她說:「妳未免也借太多書了吧?課內的都沒在看!學測只剩兩個多月了。」我立即反駁:「哪有,才借幾本書而已,又沒關係!」即使反駁地有點心虛,因為事實上我書架上已有四本待看的書,但為了不使自己壓力太大,看課外書是必要的手段。
不出所料,這本書有著百分之百催淚的功力,我才看幾頁就哭得淚眼汪汪。身為母親,潮香女士表現出不凡的堅強,其實患病的亞也只是個孩子,對於極為罕見的「小腦脊髓萎縮症」難免會對母親有所怨言:「為什麼是我得到這種病?如果注定要漸漸失去活動的能力,當初不要把我生下來就好了,不是嗎?」而亞也得到的總是來自母親不斷的督促與鼓勵。我想,如果沒有潮香女士,也不會有亞也流傳至今的感人故事。
全書貫穿亞也對於生命的渴望以及感恩:
「媽媽,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妳也不要為此傷心難過喔。我的人生雖然短暫,卻充滿了母愛和親情,我真的感覺很幸運......」
「雖然我的人生因為患病而變得狹窄,但這既然是上天賦予我的道路,我就要股起勇氣活下去,跨越煩惱、憂傷、不甘的情緒,繼續向前邁進。」
看到這我的心一震,亞也15歲時正展開人生中最燦爛的高中生涯,但嘲諷的是一個罕見的絕症「脊髓小腦萎縮症」改變了她的一生,使他的生命在短短十年之內加速凋零,亞也仍保持著積極的態度,用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力氣做平常人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撥打電話時因為手部肌肉漸漸失去功能,只能緊緊抓住原子筆轉動號碼盤,隨著病情逐漸惡化,喝湯從原本使用吸管,轉變為吞嚥肌肉喪失功能只好小心翼翼避免噎到,到後來癱瘓在床時只能以胃管進食,亞也生命障礙的高度越來越難以跨越,單純的信念卻始終如一:我想活下去──生在這世界的感覺真好,活著的感覺真好,哪怕只有一次,我希望再次全部體會生命的美好。
比《生命の障礙》還要早出版的《一公升の眼淚》是亞也從發病之後不斷寫的日記集結,隨著病情加劇,日記本上的字跡越來越潦草甚至無法辨識,癱瘓在床時她仍不斷地使用文字盤一個字一個字留下紀錄,但到了二十歲,亞也終究抵抗不了病魔的威力,終於連提起手的能力也喪失了。亞也的文字裡沒有華麗的字句,卻能讓人強烈的感受到她發自內心的渴望──「我想活下去」。原來活著,就是件最快樂的事。
也許是因為我先看了《生命の障礙》哭過了一次,後來才在金石堂網路書店買了《一公升の眼淚》,再讀此書時感動依舊,眼淚卻再也掉不出來,套一句亞也在書中曾說過的話:「我的淚腺大概是壞了吧!」書中記載的是完整的日記蒐集,並未刪改任何字句,所以和《生命の障礙》比起來明顯地少了些什麼東西,也比較無法全觀亞也的一生,但從這本書中卻可以以亞也自己的角度看待生命。
亞也的生命不過短短25年,卻散發出燦爛了光采。在生命的終了,潮香女士安慰自己亞也只是因為有了喜歡的人,所以遠嫁他鄉,到了一個無法用書信和電話跟家人電話的國度,她的死只是開始並非結束,雖然也也母親如此形容著,卻讓人感到鼻酸。
讀畢兩本書讓我勾起以前的一些回憶,也自我反省自己的生命觀,我想,這兩本書帶給我不小的影響。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的爺爺就過世了,因為年紀太小,我甚至對爺爺的印象一點也沒有,只能現在對著掛在客廳牆上爺爺的遺像憑弔他的身影,不過我總是想不起來與爺爺的回憶,所以沒有悲傷過,也不懂得悲傷。到了我讀國小低年級時,外公過世,我和媽媽、妹妹趕到宜蘭奔喪,那時候年紀稍長,雖然不會傻傻地向媽媽問東問西,但實際上「死亡」對我來說還是很遙遠的概念。
到了我讀國三時,從小與我很親近的奶奶因肺癌去世,第一次強烈感受對於失去親人的哀痛,還記得奶奶病重時昏迷住進安寧病房,爸媽也許覺得我還是孩子不必管太多,所以我和妹妹只有進過醫院探視奶奶幾次,回憶起來還真是不孝。
我最後一次進安寧病房探望她時,奶奶已經昏迷不醒,臉上戴著氧氣罩,張著口呼出的水氣模糊了氧氣罩,身上插著許多管子,我看了十分不忍卻無能為力。我溫熱的雙手握起奶奶浮腫異常而冰冷的右手,輕輕呼喚奶奶,納悶著她是否聽見我的聲音,恐懼著我在下一刻就會失去她,我呆若木雞地站在安靜的病房中一會兒,了解到也許至親的家人過不久將撒手人寰,內心的難過無法言喻。過了幾天,奶奶在凌晨半夜,家人的守護下,發出一聲微弱的哀鳴,接著靜靜地永遠離開了我們......
人生很無常,也無法預料一生之中有什麼挑戰等著我們,我多希望我能像亞也的母親一樣能夠積極面對困難,還有豁達的生死觀,那麼,也許我就不會在奶奶去世之後如此陷在悲傷之中許久。
在《生命の障礙》書中,我腦海裡一直迴盪不去的是一首在亞也癱瘓在床時,笠木先生為亞也寫的一首歌: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人生下來,八個月會坐
一年後就會走路
然而,曾經會走路的我
卻連站立也無法做到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手握原子筆,寫作日記
寫作對我而言,是唯一的生存方式
現在,無論是站立還是寫作
甚至就連哭泣,我都無法做到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雖然我已經 變成現在這樣子
但內心依然 堅持寫作日記
在有生之年
我要想盡辦法好好活下去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我究竟 為何而生存
- Nov 25 Sat 2006 11:26
閱讀筆記《一公升の眼淚》、《生命の障礙》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