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慢慢地讀一本有點厚度的書《政治工作在幹嘛?》。從事政治工作,會得到什麼、失去什麼、心境上有哪些變化,這些心理層面的東西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力,雖然還沒讀完整本書,但已讀到了一些印象比較深刻的段落,節錄在下方。
這兩篇文章都提到一個概念是「沒有自己」,政治人物無法展現真實的自己,而幕僚也沒有自己,以「文稿小組」來說,必須揣摩政治人物的心境,當政治人物的腦和嘴巴。因為工作需要,而「沒有自己」是一件哀傷的事情嗎?倒也未必,我覺得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政治人物將一部份的「自己」丟棄或隱藏起來,去換得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東西、達成更大的目標。
身為幕僚,有意識地丟掉自己並試圖去揣摩別人的思考模式,是很大的挑戰,也是專業。范綱皓在文章內提到了擔任文稿小組的專業、價值、最高境界是什麼,從字裡行間不難感受他認為這是一份值得驕傲的工作。
我因工作的關係,曾經當過立委參選人的粉絲團小編,也曾在選舉造勢場合看過蔡英文在台上說話的樣子,台語並不流利,溫和的模樣的確跟其他到場助陣的政治人物有很大的區別,此外,我也曾幫某間公司的高階主管代筆寫好幾封給員工的信。雖然這些的經歷並不長,嚴格說起來也和政治核心碰不上邊,但的確是很難得的經驗。
說來慚愧,我對於台灣政治沒有深刻的了解,但身在民主社會,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政治工作在幹嘛?》收錄了多位年輕政治工作者的告白,從他們的觀點可以一窺政治工作的真實樣貌,內容並不艱澀,對於此主題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讀。
---
苗博雅〈政治工作是違反人性的反覆鍛鍊〉(節錄)
我在選舉時有個體會,我們常常看到,很多政治人物最後都會放不下權力,有人會比喻說像 是「魔戒」。參與選舉後我能夠理解這些人的心情,那是因為在拿到權力的過程,你要付出的實在太多了,消磨掉太多東西。到後來對有些人來講,那就是僅剩的東西了,怎麼可能要他全部放棄。如果說一般的工作,是提供你的勞力跟時間,政治工作不只是把勞力跟時間賣掉,是把你整個人賣掉,就身心的感受來講,不見得比過勞的勞工好到哪裡去。
偶爾我都很懷疑一些政治人物,像是蔡英文,她的「自我」會在哪裡?是不是要回到房間,只剩下她跟她的貓的時候,才有那個「自我」的空間?你講的話不只是你講的話,會被非常有創意地各種解讀,你講的話會有某種政治效果。我的臉書帳號其實已經不是我的了,他現在是「苗博雅」的,不是「我」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宣稱有資格來檢驗我全方位的事情,我並不能去畫一條線說,「到這裡而已噢,不能侵入我的領域」。我覺得這是候選人跟其他工作不一樣的地方。
范綱皓〈我就是蔡英文,蔡英文就是我〉(節錄)
一個研究所剛畢業的年輕人,可以替總統候選人寫講稿,是難能可貴的機會。不過,正因為年紀的關係,我身邊許多非政治圈的朋友,從來搞不清楚文稿小組在做什麼?
文稿小組其實就是文膽,只是我從來不會告訴別人:「我是蔡英文的文膽。」文膽,這兩個字所要承擔的意義太重了。當别人問起我的工作,我都說:「喔,我只是在幫蔡英文寫講稿,讓她公開講話時,有個參考。」
没錯!文稿小組的任務,就是讓主席、讓候選人,到一個陌生的場合,有個談話「參考」。談話參考只需提點候選人,現場來賓有誰?來賓的背景是什麼?當日活動的重點是什麼?建議可以發揮的講話重點為何?過去,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如:蘇貞昌、謝長廷、陳菊、陳水扁,都是上台前看完談話考,站上台,拿到麥克風,便能滔滔不絕地說上半小時的那種老闆,可是蔡英文不是。她是處女座,她說出來的話,必須要精準。精準到許多場合,我們都必須替她準備逐字稿。當逐字稿完成,她就幾乎照著稿,一字一句地「宣讀」,但是,我們不能讓她看起來像是在念稿,於是誕生了「讀稿機」這個「幕僚的惡夢」。
看讀稿機,念逐字稿,對民進黨來說,這個主席真的是「外星人」。身為幕僚,就是要把這個政治外星人,打造成民進黨的資產,文稿小組的任務,不再只是提供談話參考,而是寫出具有臨場感、現實感又接地氣的逐字稿,並且幫她處理好讀稿機,自然地完成一場演說。
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寫稿、寫稿、寫稿。文稿小組就是蔡英文,我們就是總統候選人的嘴巴。在她站上台開口講話前,她的演說内容,我們都必須守口如瓶。所以,文稿小組跟蔡英文一樣,行事低調。選舉期間,文稿小組没有部門門牌,不過我們有了一個小辦公室。辦公室如往常一般低調,位處角落、面積狹小。我們編制最多人的時候,曾八個人擠在一間只有兩坪大的辦公室。
在高鐵、客運、計程車上,我都曾經上演,接到一通電話,就立刻打開電腦,連上網路開始修改講稿的戲碼。活動結束後,如果下一個行程不需要用到讀稿機,我就得繼續找個地方寫稿。寫著寫著,經常一起身暫歇就是半夜了。
沒有自己的人生,表現在工作量之外,也跟工作狀態有關。我們必須想像,我就是蔡英文、蔡英文就是我。我們都已經練就一身「蔡式口吻」。她喜歡什麼樣的句子、詞彙?她願意說什麼樣的故事?她能夠接受何種程度的幽默?我們都必須瞭若指掌。
最後,我都有點搞不清楚,到底是她講話越來越像我們,還是我們越來越像她。
文稿小組的專業是,把艱澀難懂的政策内容、議題,翻譯成市井小民都能夠聽得懂的話。
去雲林、嘉義要講新農業,去新竹要講科技產業政策、去花東要講交通政策、原住民政策。一定要把政策放進講稿,不論台下的支持者會不會睡著,她都堅持要這樣做。奇妙的是,儘管她不是一個激情的政治人物,一個非常不民進黨的主席,照著稿念,她有時候還會吃螺絲,台下的支持者也漸漸地接受:這就是民進黨的主席,台灣未來的總統。因為支持者接受了這樣的主席,所以不管蔡英文講了什麼,他們總是可以在睡著之後,聽到蔡英文問候:「大家說,這樣好不好?」又立刻清醒大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