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Z78Hb5we07BXKEpb9MhgOA

今天有一則熱門新聞是 LINE 變更隱私權條款,蘋果日報的標題訂為「LINE強迫同意使用個資鄉民哀號痛批變相綁架」,觀看各家新聞媒體的標題,大多為中性到負面評價。近年來,大眾的隱私權意識日漸高漲,加上今年五月 GDPR 法規生效,「個資如何被利用」議題變得特別敏感。

今天下午聆聽 Media Tech 2018 媒體科技大會的其中兩場演講,下午的第一場主題就跟個人資料的隱私權很有關係。講者南盛弼 Roi 是 Airbloc 公司的執行長,Airbloc為去中心化的個人數據交換平台 (decentralized personal data exchange platform),這家公司追蹤收集了6000萬台行動裝置的數據 。演講講題是「個人數據市場的分散化趨勢」,說明 Airbloc 如何透過區塊鏈技術,解決數據產業三方的痛點,這三方亦即:個人(individual)、應用程式開商(application)、數據需求方(data consumers)。

一般大眾害怕個資不知不覺外洩、不知道個資被如何利用;對應用程式開發商而言,越來越難收集到個資,即使收集到個資也很難合法地將這些數據賣掉;而有數據需求一方,則很難買到有品質、合法且大量的數據。

講者有提到,他雖然身為一家專門收集數據的公司的執行長,但以個人角度而言,「個資被收集」總是讓人感到不快,他以自身為例,某天,他發覺自己很喜歡的一款 App 正默默在收集他的使用習慣,心裡難免有疙瘩。就算看到某個 App 提供使用者可自行勾選提供哪些個資項目,很多人可能還是會覺得不安、怪怪的,另一方面,「開放個資給業者」對於個人來說毫無誘因,如果可以選擇,當然通通不開放業者收集是最好的呀。

因此,Airbloc透過區塊鏈的「資料不可變動性」(data immutability)以及「代幣經濟」(token economy),來獎勵願意分享個資的個人,簡單來說就是「賣個資」啦。個人可以在Airbloc的官網或者App上面清楚看到個人數據如何被使用,當數據被使用(賣掉)時,個人就可以獲得由 Airbloc 發行的「ABL」加密貨幣。因為有了誘因,個人會更願意開放更多個資,而對於數據需求方而言,也能透過此機制,收集到有品質且合法的個人相關數據(包含:手機總共安裝了哪些app、app的使用歷程、行動裝置定位⋯⋯等等不勝枚舉)。

話說回來,在這個時代,個資似乎既廉價又珍貴?平常若不特別注意,個資可能「在你同意的狀況下」以被利用,甚至被廉價賣掉。然而,每當有隱私權相關新聞,常常又會激起大眾「我的個資很珍貴、怎麼可以隨便收集我的個資」的想法。

如果個資是有價的,你會願意賣嗎?你認為自己的個資價值多少錢呢?這兩個問題頗值得思考。

arrow
arrow

    Penny 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